首页

91美脚足恋

时间:2025-05-30 05:23:11 作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保险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几何? 浏览量:94991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且强度不断增加,还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气候保险正从传统财产险的补充角色演变为独立增长极。其通过创新风险转移机制和嵌入低碳转型逻辑等,既为财产险市场开辟新增长空间,也推动行业服务模式重构。”近日,太保产险副总经理李超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谈到,气候保险专注于极端天气事件(台风、洪涝等)的专项保障,填补了传统财产险在气候风险精细化管理中的空白。

  简单来说,气候保险是一种基于气候条件变化而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形式。以天气指数保险为例,这类保险把一个或多个气象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或其他承保对象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指数化处理,每个指数都对应着相应的产量和损益情况,保险条款以这些指数为基础。

  慕尼黑再保险于今年1月发布的2024年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的总体损失约为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保险损失约为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且2024年的总体损失与保险损失经通胀调整后远高于过去10年及过去30年的平均水平。就保险损失而言,93%的总体损失与97%的保险损失与天气灾害相关。

  虽然天气灾害给保险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这也恰恰说明保险业在助力气候风险应对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据李超介绍,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11.1亿元,且以气象灾害为主,推动了农业、新能源、基建等行业对气候风险管理的刚性需求。政策层面,我国通过绿色金融、巨灾保险试点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农业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高达547亿元,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发展气候保险”。

  李超向澎湃新闻表示,与传统财产险相比,传统财产险侧重静态资产风险,气候保险则更关注动态气候风险。同时气候保险将推动使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巨灾模型等技术,推动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谈及当前气候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李超指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数据与技术瓶颈‌,气象观测覆盖率和跨部门数据共享不足,导致风险评估精度低,动态建模能力弱;二是‌产品供需失衡‌,传统气候保险服务效率低、赔付慢,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定制化产品供给不足,参保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是‌风险分散机制不够完善‌,再保险市场发育不足,财政依赖度过高,巨灾风险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应用滞后。此外,政策执行存在补贴机制粗放、强制参保立法推进缓慢等问题,制约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转型。

  不过,在他看来,气候保险未来发展也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和AI建模等科技实现风险监测的精细化,支持更精准的产品定价和风险预警;二是‌产品结构升级,碳汇保险、绿色项目中断保险、新能源发电量损失保险等创新产品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气候指数型保险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三是‌风险分散机制创新‌‌,巨灾债券、气候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将加速普及,支撑气候保险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北肃宁农民运动会:农趣横生庆丰收 田间地头变赛场

榆岭窊村距河曲县城55公里,地理位置偏远,海拔1400多米,属于典型的高山区丘陵地貌。近年来,该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村民增收致富。村里建设日光温室大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打造高品质果蔬供给路径。

横扫俄罗斯名将 王欣瑜首次跻身中网女单16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李伟介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至今已培养超过6000名考古文博行业青年人才,其中有超过80%仍然在行业内、在世界各地为考古文博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西大力量。

巴西教授谈巴中建交50周年:两国经贸合作与人文往来日益密切丨世界观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和暑假期间,全国各地重点博物馆的门票预订及预约量均呈现出暴增的情况,其中,五一假期同比增长406%。打卡博物馆不仅成为人们旅行中的重要选项,而且已经融入了日常生活,“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此过程中,不少人注意到,讲解规范化为“博物馆热”又添了一把火。

《望长安》为流失国宝铺设一条精神上的“回家”之路

和震称,职业教育体系不光是指职业学校教育,即从中职到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应是学校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在他看来,德国不存在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的学历体系,而是建立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学生只上三年职业学校,工作后可以在企业接受完备的继续教育,最终造就出德国数量庞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两岸专家学者纪念郑成功诞辰四百周年

上海7月12日电 (李姝徵 周孙榆)12日13时40分许,来自新加坡的钟先生乘机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他向窗口递交护照后,打开手机,出示电子口岸签证,经边检机关查验确认后入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